
中新网香港10月12日电 题:各大企业都来吸毒,香港“磁力吸引力”已显。中新网记者项路平 又一批国际领先企业“用脚投票”,选择落户香港。近日,第五批18家主要企业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约,其中包括3家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以及主要智能语言的人工智能模型、自动驾驶技术、微电子、跨境金融服务等行业的领导者。截至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已推出主要营业场所,并促成超过100家主要企业在港设立,带来投资总额约600亿港元,创造约2.2万个就业岗位。 10月9日,由香港特区政府重点企业办公室安排的主公仪式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图为基本企业仪式。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顶级企业的到来,是香港独特优势的最好体现。新一批主要业务中,海外企业成本占40%,较上一批大幅上升,充分体现香港对国际企业的“磁力吸引力”。参与签约的罗氏公司是全球十大制药公司之一。罗氏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及澳门总经理Amy Ho表示,特区政府正积极营造符合医疗变革的环境,推动区内合作,让企业推广更切合本地需求的香港解决方案。美国富波集团董事长王扬斌认为,香港的法制环境和说英语有利于团队运作,“不做”各大企业的到来,也是香港产业升级的方向,注入新的经济动能。香港全国华人顾问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华全国联谊会会长卢锦荣撰文回顾,此时的各大企业都集中在医药、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产业等切入领域, 与香港创新科技发展方向的政策高度契合。这些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和就业机会,还引进了世界范围的知识和现代精神,形成了产业一体化,将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医药研发中心,拓展香港发展更具活力的文化和旅游版图。 2024年11月21日,香港公园 深圳环路——香港特区政府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基地香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开业。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当天也在深圳园区开业。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研究院外景。 。如何让他们“留下来、做大”,考验着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智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新施政报告中表示,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利用变革和科技产业,鼓励发展高增值制造业,推动新型工业化。特区政府将加快培育本地新兴产业,促进各项经济发展t。有评论人士教导,香港应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协调,推出更具竞争力的税收步骤、人才、土地和科研等,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引进来”“守住、做大、走远”的势头。根据近期公布的多项国际排名,香港重新成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并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排名第三,证明其竞争力持续增强。基础企业的聚集不仅是招商引资的结果,也意味着香港经济结构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正如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所说:“我们在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取得了更高的质量我们自己的发展。”(结束)